对艾滋病的报道迎来充满关怀的新阶段

媒体逐利,报道错位,-我给它命名为“猎奇化”时期吧。 随着我国改革开放的深入,媒体产业化步伐的加快,大量报业集团、广电集团迅速组建,信息传播进入了渠道多元化阶段。面对有限的注意力资源,一场以抢夺公众眼球为核心的媒体竞争愈演愈烈。就是在这样一种大背景下。炒作、煽情和猎奇的不良风气高速在媒体中蔓延开来,本该严肃、公正、平衡、以维护公众利益为重的艾滋病报道也未能幸免,甚至有些媒体将艾滋病报道当作趣味低级、格调不高的八卦新闻、娱乐新闻来炒作。

媒体在艾滋病报道中缺乏平常心,是带着先见、偏见等不负责态度进行报道的,不但谈不上有建设性,甚至还会带来很多负面效应。比如,当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暴露于社会视野之内成为公众在茶余饭后的谈资后,很有可能会加剧全社会对他们的歧视和排斥,迫使他们转入“地下”而隐迹社会,这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进行十分不利。在这一点上,我们远不如《纽约时报》做得好。《纽约时报》国际版编辑Jena Mooer女士在提起应如何报道艾滋病时如是说: “真实的情况是,《纽约时报》像报道其他事件一样来报道艾滋病,艾滋病并不是一个特殊的问题。”对于艾滋病的相关报道,我们认为较为理想的状态是:不再紧盯住“艾滋病”这个字眼,而应将它和其他疾病一视同仁。另外,报道也不能只见病不见人,要富有人文气息,既倡导社会尊重、关爱这一弱势群体,又适度警示公众远离艾滋病。

结论是,猎奇化的艾滋病报道不仅无法承担起“使公众正确认识艾滋病,减少病毒传播”的任务,辱没了媒体职责,还侵害了艾滋病感染者及患者的权益,不利于引导全社会给予他们应得的理解和支持。我国媒体前三个时期的艾滋病报道工作存在明显的不足,亟需改进。艾滋病报道只有遵循客观、公正、平等的报道原则,搁置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的偏见、歧视,倡导公众对艾滋病感染者和患者多一些人文关怀,只有这样,媒体才能真正成为我国艾滋病防治过程中的一支积极力量。

曙光已经出现了:《艾滋病防治条例》于2006年3月1日颁布实施;清华大学为了培养出专业化的健康新闻记者,专门开设了《健康新闻学》课程;胡锦涛总书记、温家宝总理等国家和地方领导人纷纷看望、慰问感染者及患者,并同他们亲切握手、交谈、共同用餐,他们以亲身行为向广大公众做出了积极表率,有效地宣传了艾滋病并不可怕这一思想。这一系列事件的发生,既有力地说明了国家、政府对艾滋病防治工作的高度重视,也意味着我国媒体关于艾滋病的报道工作站在了新的起点上,迎来了客观、公正、充满人文关怀的新阶段。

推荐阅读:

这些行为不会感染 看完不再恐艾

如何马上判断自己艾滋 用这方法靠谱

解开你心中疑惑 艾滋病感染多久才知道

关键词:艾滋病防治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