消除我国艾滋病相关歧视的意义

艾滋病已经成为我国一个重大的社会问题。其中,如何采取有效的防治措施阻止艾滋病的蔓延是当前工作的重点,如何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治疗和关爱是工作中的难点,而如何消除社会上普遍存在的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庭成员采取的严重歧视是前两项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所在,还是关乎社会和谐的重要前提之一。

有利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进行治疗和关爱
大量研究表明,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歧视严重影响了他们的身心健康。不少人被拒诊,有些人因怕病情泄露而放弃治疗,另外有些感染者和病人因感到医疗单位的歧视而中止治疗。艾滋病的污名不但使他们身体的康复受到影响,更使其自尊心受到严重创伤,精神损失难以估计。我们呼吁,“人命关天”、“救死扶伤”的传统美德应该得到发扬,而“恶有恶报”、“咎由自取”的思维定式应该受到抑制(这里强调指出,无论是歧视所有艾滋病病毒感染者还是根据传染途径来选择性地歧视艾滋病病毒感染者都是不对的,应该一视同仁地进行帮助和关爱)。

有利于构建一个稳定和谐的社会环境
现在许多人认为,“艾滋病犯罪”是一个重要的社会不稳定因素。然而大量研究表明,只有个别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有仇视和报复社会的心理,而付诸行动者更是少之又少。人们应反思一下,社会对艾滋病病毒感染者的仇视是否也负有责任呢?人们的歧视行为是否是引发仇视心理的因素之一呢?媒体对感染者报复事件是否进行了夸大宣传?人们是否因持有的特殊歧视心理而放大了这类事件的严重性呢?过激的反应恐怕反过来加重了对感染者的歧视,恶化了双方的态度、关系和行为。实际上,艾滋病导致犯罪的主要原因是感染艾滋病病毒后由于各种因素导致的贫困和心理压力而产生的违法犯罪行为,如盗窃、抢劫、卖淫等,这些与许多其他违法犯罪的人并无本质不同,只是人们因其是感染者而又增添他们道德有问题的新“证据”。至于那些以艾滋病为保护手段或公开进行违法犯罪的感染者或自称感染者也是利用了人们对艾滋病的恐惧和歧视心理。因此,所谓艾滋病严重影响社会稳定的看法。一方面,夸大了艾滋病的负面作用,加重了社会歧视,可能导致更多不稳定因素,造成恶性循环;另一方面,掩盖了“主流社会”在此类事件中的责任。平等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及其家人本身就具有极其重要的政治和社会伦理意义,人们应该站在建设社会主义和谐社会的高度来看待这个问题。

艾滋病病毒感染者也依据法律享有权利,其生命价值跟非感染者同样重要,人们应该认可其权利。社会平等是社会进步的重要标志,社会平等的一个基本要求就是对人的尊重和保护,不尊重别人也就是不尊重自己。如何公正地对待艾滋病病毒感染者,接纳他们成为和谐社会建设的一员,是每个人都应该认真思考的问题。

推荐阅读:

自己检测艾滋用哪种试纸好

怎样辨别艾滋病患者 看完全明白了

hiv感染者90%以上发烧是真的吗

关键词:歧视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