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心理学角度如何看待同性恋问题

我们从心理学角度出发给同性恋进行解释。其中一个主要理论是弗洛伊德对同性恋的解释。

他在1905年提出,生物素质与早期学习经验共同决定对象的选择。他在《性学三论》中指出,由软弱或漫不经心的父亲与心灰意冷的母亲养大的男孩容易成为同性恋者;男孩如果没有强有力的父亲,将来也容易发展为同性恋者。经他分析的每一位同性恋者在其童年早期都曾对某个女人产生过持续时间虽然短暂却强烈的恋情,当他们长大以后就会模仿童年时爱过的那位女性去寻找追求与自己相似的男子,就像自己的母亲爱自己一样,这就是恋母情结。

他解释说,有些同性恋者选择肛交的性行为与早期的学习经验有关。古典的精神分析理论认为,儿童的心理发育大体经过5个阶段:口欲期、肛欲期、自恋期、同性恋期和青春期。当个体的这一心理发育过程由于种种原因停滞不前,或从某一较高屡次回归到较低层次时,个体往往会采用较低级的方式来表达自己的性冲动。通过肛交来获得性满足的同性恋行为,就是个体心理发育停滞在幼儿肛欲期的表现。

这一假说的证据主要为对成人异性恋和成人同性恋生活史进行比较研究所得的一些资料。比布尔等根据调查问卷得出结论:如果儿子与占统治地位的母亲关系亲密,而不起作用的父亲受到孤立或敌视时,儿子成为同性恋者的可能性就比较大。但是这些调查结果并没有明确提出在童年有类似经历的人成年后就一定会成为同性恋者,或童年没有类似经历的人就一定不会成为同性恋者。

还有一些研究心理动力学理论的人认为同性恋是无意识心理动力学机制的符号表达。比如说,福劳恩德认为同性恋是自恋的追求,即寻找一个象征自己的恋爱对象。泰尔曼和迈尔斯的调查比较了“被动”的男同性恋者(在性行动中扮演“女人8角色的)和“主动”的男同性恋者(在性行动中扮演“男人”角色的),然后将他们二者同异性恋者进行比较,被动组的女性分数和主动组的男性分数都比对照组高。这提示两组同性恋者呈现出对男性和女性性别认同、兴趣、活动和情感的异常。主动组的人比一般男子的男性社会性格特征更强烈一些,比如说,大男子主义更强烈、个性更加张扬;而被动组的人则比—般女子更具有女性气质,比如说,更加细心,更关心别人等。

尽管现在存在很多解释同性恋现象的假说,但是绝大多数缺乏强有力的证据,对同性恋原因的研究也在进一步进行中。

推荐阅读:

这些行为不会感染 看完不再恐艾

hiv试纸准确吗 跟医院检测一样吗

错误:2周没发烧肯定没得艾滋

关键词:同性恋

0 条评论

目前没有人发表评论

发表评论

◎欢迎参与讨论,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交流您的观点。